在一片 BBC 蛋炒飯之亂中,慶幸有這篇邏輯清楚的清流分析文,非常值得一讀。
來到英國我覺得自己成長最多的,就是對於食物的想像及包容度。同一種食材或料理,落到了不同文化手中,就會開出不同樣貌的花朵。我覺得在這場「煮米飯」方法爭辯之中,最可怕的是那則 BBC 臉書原文底下的留言,來自世界各地的「東亞人」紛紛將偏激憤怒指向那位主持人,恐嚇威脅羞辱全都來了,實在不必要。吃米飯長大的我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世界上許多文化都煮米、都吃飯,隨著米的種類不同及料理需求,每個國家都有不一樣的烹調方式。
同理,那些恣意謾罵批評的亞洲人們,你們能夠保證所有亞洲人烹調義大利麵、披薩、法式料理等「西餐」的方法和結果,是最「正統道地」的嗎?在這個全球文化相互交融、影響的21 世紀世界裡,什麼是 authenticity 已經說不明。美食美食顧名思義,不就是美味可口就好?如果那道料理對某一個群體來說,是容易烹調且好吃的, 為什麼一定要遵照另一群人的方式呢?對於美食,我們當然可以有喜好厭惡,當然可以選邊站,但沒有必要去對另一個世界的人獵巫。
如果你之前看了 BBC 那位廚師的蛋炒飯影片而感到憤怒不解的話,歡迎一起來讀底下這篇文章,或許能稍稍梳理我們對於美食想像的盤根錯節。